瓠丘 hù qiū

词语解释

古地名。春秋 晋 地。在今 山西 垣曲 东南。又名 阳壶、壶丘。《左传·襄公元年》:“彭城 降 晋,晋 人以 宋 五大夫在 彭城 者归,寘诸 瓠丘。”

详细解释

(一)、古地名。

春秋 晋 地。在今 山西 垣曲 东南。又名 阳壶 、 壶丘 。《左传·襄公元年》:“ 彭城 降 晋 , 晋 人以 宋 五大夫在 彭城 者归,寘诸 瓠丘 。”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hù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hù(ㄏㄨˋ)

    ⒈  〔瓠子〕a.一年生草本植物,茎蔓生,夏天开白花,果实长圆形,嫩时可食;b.这种植物的果实。

    English

    bottle gourd; calabash; pot


  • (qiū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qiū(ㄑ一ㄡ)

    ⒈  小土山:土丘。沙丘。丘陵。丘壑。

    ⒉  像小土山凸起的:丘疹。

    ⒊  坟墓:丘墓(大墓)。丘垄。

    ⒋  量词,指用田塍隔开的水田:一丘十亩大的小田。

    ⒌  众人聚居的地方:丘民(乡民,邑民)。

    ⒍  用砖石封闭有尸体的棺材。

    ⒎  姓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grave、hillock、mound

    造字法

    象形:像地面上并立着两个小山峰

    English

    hill; elder; empty; a na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