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词典

黄萎病

黄萎病 huáng wěi bìng

词语解释

植物的一种病害。症状是叶片上出现淡黄色的斑纹,逐渐扩大变成褐色,最后枯萎。棉花、茄子、辣椒、南瓜等植物都容易感染。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huáng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huáng(ㄏㄨㄤˊ)

    ⒈  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:黄色。黄昏。牛黄。黄澄澄。信口雌黄。

    ⒉  特指中国黄河:黄灾。治黄。黄泛区。

    ⒊  指“黄帝”(即“轩辕氏”,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):黄老(黄帝和老子)。炎黄子孙。

    ⒋  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:事情黄了。

    ⒌  姓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primary colors

    造字法

    象形:像蝗虫形

    English

    yellow; surname


  • (wěi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wěi(ㄨㄟˇ)

    ⒈  干枯衰落:萎谢。萎蔫。萎顿(亦作“委顿”)。萎靡。萎缩。枯萎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decline、fade、wither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艹、委声

    English

    wither, wilt


  • (bìng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bìng(ㄅ一ㄥˋ)

    ⒈  生物体发生不健康的现象:疾病。病症。病例。病痛。病情。病源。病愈。病变。病危。病逝。病榻。病残。

    ⒉  缺点,错误:语病。通病。弊病。

    ⒊  损害,祸害:祸国病民。

    ⒋  不满,责备:诟病。

    ⒌  烦躁,担忧:“郑人病之”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illness、sickness、disease、be ill、fault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疒、丙声

    English

    illness, sickness, diseas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