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丹 huǒ dān

词语解释

(一)、中医外科病名。即丹毒。
(二)、神话传说中的一种能燃烧的仙丹。
(三)、仙女名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中医外科病名。即丹毒。

明 陈实功 《外科正宗·杂疮毒门·火丹》:“火丹者,心火妄动,三焦风热乘之,故发於肌肤之表。有乾溼不同,红白之异。”

(二)、神话传说中的一种能燃烧的仙丹。

《四游记·华光来千田国显灵》:“你始终不信是火丹,今烧起来,你信不信?於今火种埋在你肚里,你肯降否?”

(三)、仙女名。

《玉台新咏·王鉴<七夕观织女>诗》:“ 火丹 秉瑰烛, 素女 执琼华。” 程琰 补注:“ 火丹 ,仙女名。”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huǒ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huǒ(ㄏㄨㄛˇ)

    ⒈  燃烧,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:火力。火烛。火源。火焰。烟火。火中取栗(喻为别人冒险出力,而自己吃亏上当,毫无所获)。

    ⒉  紧急:火速。十万火急。

    ⒊  指枪炮弹药等:火药。火炮。

    ⒋  发怒,怒气:火暴。火性。

    ⒌  中医指发炎、红肿、烦躁等的病因:肝火。毒火攻心。

    ⒍  形容红色的:火红。火腿。

    ⒎  古代军队组织,一火十个人。

    ⒏  姓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ammunition、anger、fire、urgent

    相关字词

    造字法

    象形:像火焰形

    English

    fire, flame; burn; anger, rage


  • (dān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dān(ㄉㄢ)

    ⒈  红色:丹砂(朱砂)。丹桂(观赏植物,花为橘红色)。丹心碧血(赤诚的忠心,珍贵的热血)。丹青。

    ⒉  依成方制成的颗粒状或粉末状的中药:丸散膏丹。

    ⒊  姓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red

    造字法

    象形

    English

    cinnabar (native HgS); vermilion (artificial HgS used as pigment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