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杵 jí chǔ

词语解释

(一)、急促的捣衣声。
(二)、指急速挥动的捣衣杵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急促的捣衣声。

宋 陆游 《露坐》诗:“秋近不堪闻急杵,夜凉已復怯轻絺。”

(二)、指急速挥动的捣衣杵。

元 吴师道 《促织吟》:“背壁孤灯照清泪,谁家急杵捣寒衣。”

百度百科释义

急杵是一个汉语词语,读音是jí chǔ,是指急促的捣衣声;急速挥动的捣衣杵。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jí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jí(ㄐ一ˊ)

    ⒈  焦燥:急燥。着急。焦急。

    ⒉  气恼,发怒:急眼。

    ⒊  使着急:这件事真急人。

    ⒋  匆促:急促。急功近利(急于求目前的成效和利益)。

    ⒌  迅速,又快又猛:急流。急进。急先锋。急风暴雨。

    ⒍  迫切,要紧:急切。急诊。急事。

    ⒎  严重:告急。

    ⒏  对大家的事情或别人的困难尽快帮助:急人之难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urgent、annoyed、anxious、impatient、irritated、rapid

    相关字词

    慢、缓

    造字法

    会意:从心、从刍

    English

    quick, quickly; urgent, pressing


  • (chǔ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chǔ(ㄔㄨˇ)

    ⒈  舂米或捶衣的木棒:杵臼。砧杵。杵臼交(旧称互相不嫌贫贱的朋友)。

    ⒉  用长形的东西戳:杵了他一拳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pestle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木、午声

    English

    pestle; baton used beat cloth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