节钺 jié yuè

词语解释

符节和斧钺。古代授予将帅,作为加重权力的标志。《孔丛子·问军礼》:“天子当阶南面,命授之节鉞,大将受,天子乃东面西向而揖之,示弗御也。”《三国志·魏志·武帝纪》:“天子假 太祖 节鉞,録尚书事。” 唐 张祜 《送周尚书赴滑台》诗:“鼓角雄都分节鉞,蛇龙旧国罢楼船。” 明 张煌言 《上行在陈南北机宜疏》:“蒙皇上纶綍频颁,节鉞谬寄,臣感极生惭,愤极思奋。” 徐兴业 《金瓯缺》第一章:“年来多病,更是才疏力薄,但图个太平无事,一旦卸肩,把西陲的金瓯和全军交还朝廷……岂可谬领节钺,再当艰巨?”

详细解释

(一)、符节和斧钺。古代授予将帅,作为加重权力的标志。

《孔丛子·问军礼》:“天子当阶南面,命授之节鉞,大将受,天子乃东面西向而揖之,示弗御也。”《三国志·魏志·武帝纪》:“天子假 太祖 节鉞,録尚书事。” 唐 张祜 《送周尚书赴滑台》诗:“鼓角雄都分节鉞,蛇龙旧国罢楼船。” 明 张煌言 《上行在陈南北机宜疏》:“蒙皇上纶綍频颁,节鉞谬寄,臣感极生惭,愤极思奋。” 徐兴业 《金瓯缺》第一章:“年来多病,更是才疏力薄,但图个太平无事,一旦卸肩,把西陲的金瓯和全军交还朝廷……岂可谬领节钺,再当艰巨?”

英语翻译

battle-axe as a symbol of a military commander's authority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jié jiē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节(節)jié(ㄐ一ㄝˊ)

    ⒈  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:竹节。节外生枝。

    ⒉  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:关节。两节车厢。

    ⒊  段落,事项:节节(一段一段地,逐步)。节目。

    ⒋  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,每段开始的名称:节气。节令。

    ⒌  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:节日。

    ⒍  礼度:礼节。

    ⒎  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:节奏。节拍。节律。

    ⒏  操守:节操。晚节。变节。高风亮节(高尚的品德和节操)。

    ⒐  省减,限制:节省。节制。开源节流。

    ⒑  略去,简略:节选。节录。

    ⒒  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:符节。使节。

    ⒓  姓。

    其他字义

    节(節)jiē(ㄐ一ㄝ)

    ⒈  〔节骨眼儿〕喻关键的,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(“骨”读轻声)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burl、gnarl、knar、knurl、kts、node、nodosity、nodus、period、section、stanza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

    English

    knot, node, joint; section


  • (yuè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钺(鉞)yuè(ㄩㄝˋ)

    ⒈  古代兵器,青铜制,像斧,比斧大,圆刃可砍劈,中国商及西周盛行。又有玉石制的,供礼仪、殡葬用。

    ⒉  古星名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tomahawk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

    English

    broad-axe, a battle axe, halber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