沮恐 jǔ kǒng

词语解释

(一)、恐吓。《礼记·儒行》“劫之以众,沮之以兵”唐 孔颖达 疏:“谓他人劫胁以军众,沮恐之以兵刃也。”
(二)、气馁而惶恐。《资治通鉴·晋安帝隆安二年》:“殷 桓 之下,专恃 王恭,恭 既破灭,西军沮恐。”胡三省 注:“沮恐,言气沮而心恐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(一)、恐吓。

《礼记·儒行》“劫之以众,沮之以兵” 唐 孔颖达 疏:“谓他人劫胁以军众,沮恐之以兵刃也。”

(二)、气馁而惶恐。

《资治通鉴·晋安帝隆安二年》:“ 殷 桓 之下,专恃 王恭 , 恭 既破灭,西军沮恐。” 胡三省 注:“沮恐,言气沮而心恐也。”

百度百科释义

沮恐,拼音jǔ kǒng,注音ㄐㄨˇ ㄎㄨㄙˇ,意为恐吓。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jǔ jù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jǔ(ㄐㄨˇ)

    ⒈  阻止:沮遏。

    ⒉  坏,败坏:沮丧(sàng )(失意,懊丧)。色沮。力竭功沮。

    其他字义

    jù(ㄐㄨˋ)

    ⒈  〔沮洳〕低湿的地带。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氵、且声


  • (kǒng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kǒng(ㄎㄨㄥˇ)

    ⒈  害怕,畏惧:恐惧。恐怖。恐慌。惊恐。有恃无恐。

    ⒉  恫吓():恐吓()。

    ⒊  疑虑:恐怕。恐不能成功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fear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心、巩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