绢估 juàn gū

词语解释

宋 代赋税的一种。《宋史·食货志上二》:“﹝ 建炎 ﹞四年秋,遂尽起 元丰 以来诸路常平司坊场钱,次科激赏绢,次奇零绢估钱,次布估钱,次常平司积年本息,次对糴米,及他名色钱。”

详细解释

(一)、宋 代赋税的一种。

《宋史·食货志上二》:“﹝ 建炎 ﹞四年秋,遂尽起 元丰 以来诸路常平司坊场钱,次科激赏绢,次奇零绢估钱,次布估钱,次常平司积年本息,次对糴米,及他名色钱。”

百度百科释义

绢估是一个汉语词语,读音是juàn gū,是指宋代赋税的一种。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juàn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绢(絹)juàn(ㄐㄨㄢˋ)

    ⒈  一种薄而坚韧的丝织物:绢本。绢花。绢素。手绢儿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thin silk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

    English

    kind of thick stiff silk


  • (gū gù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gū(ㄍㄨ)

    ⒈  揣测,大致地推算:估计。估价。估一估。

    ⒉  古同“贾”,商人。

    其他字义

    gù(ㄍㄨˋ)

    ⒈  〔估衣〕出售的旧衣服或原料较次、加工较粗的新衣服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appraise、estimate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亻、古声

    English

    merchant; estimate, guess, presu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