包髻 bāo jì

词语解释

古代用来包发髻的头巾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古代用来包发髻的头巾。

元 关汉卿 《望江亭》第三折:“许他做第二个夫人,包髻、团衫、绣手巾,都是他受用的。”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三一回:“书童也不理,只顾紥包髻儿。”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bāo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bāo(ㄅㄠ)

    ⒈  用纸、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:包装。包饺子。

    ⒉  包好了的东西:邮包。背(bèi )包。

    ⒊  装东西的袋:书包。皮包。

    ⒋  容纳在内,总括在一起:包括。包举(总括)。包容。包涵。包罗万象。无所不包。

    ⒌  总揽,负全责:包销。包揽。

    ⒍  保证:包赔。包在我身上。

    ⒎  约定的,专用的:包饭。包工。

    ⒏  围:包围。包剿。

    ⒐  一种带馅的蒸熟的面食:包子。糖包儿。

    ⒑  身体上肿起的疙瘩:脓包。

    ⒒  姓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bundle、bag、fold、package、wind、wrap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巳、勹声

    English

    wrap, pack, bundle; package


  • (jì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jì(ㄐ一ˋ)

    ⒈  盘在头顶或脑后的发结:髻丫。髻鬟。发髻。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髟、吉声

    English

    hair rolled up in a bun, topkno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