坎止 kǎn zhǐ

词语解释

谓遇险而止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谓遇险而止。

清 李霨 《舟发浦城》诗:“乘流怪浮生,坎止私愿毕。”参见“ 坎止流行 ”。

百度百科释义

坎止,是一个汉语词汇,谓遇险而止。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kǎn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kǎn(ㄎㄢˇ)

    ⒈  低陷不平的地方,坑穴:坎井之蛙(喻知识浅陋的人)。坎坷。

    ⒉  自然形成或人工修筑的台阶状东西:土坎。田坎。

    ⒊  八卦之一,代表水。

    ⒋  指最紧要的地方或时机,当口儿:这话可说到坎儿上了。

    ⒌  指坏运气或被迫的处境:今年是他的坎儿。

    ⒍  同“槛2”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bank、ridge

    造字法

    会意:从土、从欠

    English

    pit, hole; snare, trap; crisis


  • (zhǐ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zhǐ(ㄓˇ)

    ⒈  停住不动:止步。截止。

    ⒉  拦阻,使停住:止痛。禁止。

    ⒊  仅,只:止有此数。不止一回。

    ⒋  古同“趾”,脚;脚趾头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only、stop、till、to

    相关字词

    行、起

    造字法

    象形:像人脚

    English

    stop, halt, desist; detai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