磕绊 kē bàn

词语解释

(一)、形容路不好走或腿脚有毛病而行走不灵便。(二)、形容事情遇到困难、挫折,不称心,不顺利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方言。由说话引起的争端;冲突。

沙汀 《淘金记》二三:“三月初八!可是他就弄了两回磕绊,闹得 何 家一家人六畜不安。” 老舍 《四世同堂》六九:“这不过是月令中的一点小磕绊,算不了什么!”

百度百科释义

磕绊,读音是kē bàn,汉语词语,释义是跌跌撞撞。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kē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kē(ㄎㄜ)

    ⒈  碰在硬东西上:头磕破了。磕磕碰碰(喻人和人之间发生的小冲突)。磕头碰脑。磕头(亦作“叩头”)。

    ⒉  把东西向较硬处碰使附着物掉下来:磕打。磕烟袋锅儿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knock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石、盍声

    English

    hit; collide, knock into; sound


  • (bàn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绊(絆)bàn(ㄅㄢˋ)

    ⒈  行走时被别的东西挡住或缠住,引申为束缚或牵制:绊住。绊倒。羁绊(束缚)。绊脚石(喻阻碍前进的东西)。绊手绊脚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stumble、trip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纟、半声

    English

    loop, catch; fetter, shackl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