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匏 kǔ páo

词语解释

瓜类。味苦如胆,不可食,故名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瓜类。味苦如胆,不可食,故名。

《诗·邶风·匏有苦叶》:“匏有苦叶, 济 有深涉。” 毛 传:“匏谓之瓠,瓠叶苦,不可食也。”《国语·鲁语下》:“夫苦匏不材於人,共济而已。” 韦昭 注:“材读若裁。不裁於人,言不可食也。共济而已,佩匏可以渡水也。” 清 顾炎武 《淮北大雨》诗:“已知举世皆行潦,且復因人赋苦匏。”

百度百科释义

苦匏瓜类。味苦如胆,不可食,故名。《诗·邶风·匏有苦叶》:“匏有苦叶, 济 有深涉。” 毛 传:“匏谓之瓠,瓠叶苦,不可食也。”《国语·鲁语下》:“夫苦匏不材於人,共济而已。” 韦昭 注:“材读若裁。不裁於人,言不可食也。共济而已,佩匏可以渡水也。” 清 顾炎武 《淮北大雨》诗:“已知举世皆行潦,且复因人赋苦匏。”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kǔ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kǔ(ㄎㄨˇ)

    ⒈  像胆汁或黄连的滋味,与“甘”相对:甘苦。苦胆。苦瓜。

    ⒉  感觉难受的:苦境。苦海(原为佛教用语,后喻很苦的环境)。苦闷。含辛茹苦。吃苦耐劳。苦恼。

    ⒊  为某种事所苦:苦雨。苦旱。苦夏。苦于(①对某种情况感到苦恼;②表示相比之下更苦些)。

    ⒋  有耐心地,尽力地:苦劝。苦口婆心。刻苦。苦心孤诣。

    ⒌  使受苦:那件事可苦了你啦!

    汉英互译

    bitter、hard、hardship、suffer from、suffering

    相关字词

    甘、乐、甜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艹、古声

    English

    bitter; hardship, suffering


  • (páo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páo(ㄆㄠˊ)

    ⒈  〔匏瓜〕a.一年生草本植物。果实比葫芦大,对半剖开可做水瓢。b.这种植物的果实。均俗称“瓢葫芦”。

    ⒉  中国古代八音之一,如笙、竽等。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夸、包声

    English

    gourd; musical instru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