腊麪 là miàn

词语解释

亦称“腊八麪”。明 时宫中于十二月初八日赐食之面。明 沉德符《野获编·列朝一·赐百官食》:“腊月八日吃腊麪。”清 俞樾《茶香室续钞·腊八面》:“十二月初八日,释氏以餳果诸物煮粥,名腊八粥。明 宫中有腊八麪。”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là xī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腊(臘)là(ㄌㄚˋ)

    ⒈  古代在农历十二月合祭众神叫做腊,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。

    ⒉  冬天(多在腊月)腌制后风干或熏干的肉:腊肉。腊鱼。腊味。

    ⒊  姓。

    其他字义

    xī(ㄒ一)

    ⒈  干肉:“噬腊肉,遇毒。”

    ⒉  晾干:“燃得而腊之以为饵。”

    ⒊  皮肤皴皱。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月、昔声

    English

    year end sacrifice; dried meat


  • (miàn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miàn(ㄇ一ㄢˋ)

    ⒈  麦的子实磨成的粉。又称面粉

    ⒉  面粉制成的食品。如:挂麪;切麪;汤麪。

    ⒊  泛指粉未。如:豆麪;药麪;粉笔麪。

    ⒋  方言。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的特性。如麪倭瓜;煮的红著很麪。

    English

    flour, noodles, doug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