栏槛 lán kǎn

词语解释

栏杆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栏杆。

《后汉书·爰延传》:“昔 朱云 廷折栏槛,今侍中面称朕违,敬闻闕矣。” 唐 欧阳詹 《二公亭记》:“臺烦版筑,榭加栏槛。” 宋 叶适 《齐云楼》诗:“闉闍虽散阔,栏槛皆堪记。”

百度百科释义

栏槛,又作栏杆。是桥梁和建筑上的安全设施,在使用中起分隔、导向的作用,使被分割区域边界明确清晰,且很具装饰意义。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lán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栏(欄)lán(ㄌㄢˊ)

    ⒈  遮拦的东西:栏杆。木栏。石栏。

    ⒉  养家畜的圈(juàn ):牛栏。栏厩。

    ⒊  报刊或广播、电视按内容、性质划分的版面或专门的时间;亦指出版物版面的部位:栏目。专栏。新闻栏。

    ⒋  纸、书、织物上的格子:朱丝栏(旧时有红色格子的绢素)。

    ⒌  表格中区分项目的格子:备注栏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cote、column、fence、hurdle、shed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木、兰声

    English

    railing, balustrade; animal pan


  • (jiàn kǎn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槛(檻)jiàn(ㄐ一ㄢˋ)

    ⒈  栏杆:“阁中帝子今何在?槛外长江空自流”。

    ⒉  圈(juàn )兽类的栅栏:槛车(a.运兽用的有栏杆的车;b.古代押运囚犯的车)。槛阱。槛圈(juàn )。

    其他字义

    槛(檻)kǎn(ㄎㄢˇ)

    ⒈  〔门槛〕门下的横木。亦作“门坎”;亦称“门限”。

    ⒉  (檻)

    汉英互译

    cage

    English

    threshold, door-sil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