吏兵 lì bīng

词语解释

(一)、官兵。
(二)、犹言部属,仆从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官兵。

《后汉书·董卓传》:“﹝ 卓 ﹞从中郎将 张奂 为军司马,共击 汉阳 叛 羌 ,破之,拜郎中,赐縑九千匹。 卓 曰:‘为者则己,有者则士。’乃悉分与吏兵,无所留。” 宋 苏辙 《病中贾大夫相访》诗之二:“慙愧病夫无气力,隔墙空听吏兵譁。”

(二)、犹言部属,仆从。

唐 张籍 《送吴鍊师归王屋》诗:“炼成云母休炊爨,已得雷公当吏兵。”

百度百科释义

吏兵lì bīng (1).官兵。《后汉书·董卓传》:“﹝卓﹞从中郎将张奂为军司马,共击汉阳叛羌,破之,拜郎中,赐缣九千匹。卓曰:‘为者则己,有者则士。’乃悉分与吏兵,无所留。” 宋·苏辙《病中贾大夫相访》诗之二:“慙愧病夫无气力,隔墙空听吏兵哗。”(2).犹言部属,仆从。唐·张籍《送吴鍊师归王屋》诗:“炼成云母休炊爨,已得雷公当吏兵。”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lì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lì(ㄌ一ˋ)

    ⒈  旧时代的大小官员:吏治。官吏。

    ⒉  旧指小公务员:吏员。胥吏(地方官府中办理文书的人)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official

    造字法

    会意:从手、从中

    English

    government official, magistrate


  • (bīng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bīng(ㄅ一ㄥ)

    ⒈  武器:兵器。兵刃。兵不血刃(兵器上面没有沾血,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)。

    ⒉  战士,军队:兵士。兵卒。兵丁。兵戎相见(指武装冲突)。

    ⒊  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:兵法。兵家。兵机。兵衅(战争的争端)。兵书。兵谏(进谏时以武力要挟,迫使必从)。兵荒马乱。兵贵神速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arms、soldiers

    相关字词

    造字法

    会意:从丘、从八

    English

    soldier, troop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