襞幅 bì fú

词语解释

折迭布幅以为裳。穿着长大的裳,形容无为而治的样子。相传“黄帝、尧、舜 垂衣裳而天下治”。见《易·繫辞下》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折迭布幅以为裳。穿着长大的裳,形容无为而治的样子。相传“ 黄帝 、 尧 、 舜 垂衣裳而天下治”。见《易·繫辞下》。

《子华子·晏子问党》:“ 尧 居於衢室之宫,垂衣而襞幅。”

百度百科释义

襞幅,读音是bì fú,含义是穿着长大的裳,形容无为而治的样子。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bì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bì(ㄅ一ˋ)

    ⒈  衣服和肠、胃等内部器官上的褶子:皱襞。胃襞。

    ⒉  摺叠衣裙。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衣、辟声

    English

    fold, pleat, crease


  • (fú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fú(ㄈㄨˊ)

    ⒈  布的宽度:幅面。双幅。宽幅。

    ⒉  泛指事物的宽度:幅度。幅员(“幅”是宽度,“员”是周围。指疆域或领土的面积。如“我国幅幅广大”)。振幅。篇幅。

    ⒊  边缘:边幅。

    ⒋  量词,用于布帛、图画等:一幅画。五幅布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breadth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巾、声

    English

    piece, strip, breadth of, he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