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磻溪

磻溪 pán xī

词语解释

(一)、水名。在陕西宝鸡东南。相传姜尚曾垂钓于此,遇周文王。
(二)、地名。在浙江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亦作“ 磻谿 ”。亦作“ 磻磎 ”。水名。在今 陕西省 宝鸡市 东南,传说为 周 吕尚 未遇 文王 时垂钓处。亦借指 吕尚 。

《韩诗外传》卷八:“ 太公望 少为人壻,老而见去,屠牛 朝歌 ,赁於 棘津 ,钓於 磻溪 。” 晋 李石 《续博物志》卷八:“ 汲县 旧 汲郡 ,有硤水为 磻溪 , 太公 钓处,有 太公泉 、 太公庙 。”《陈书·高祖纪上》:“是以 文 武 之佐, 磻磎 藴其玉璜; 尧 舜 之臣, 荣河 鏤其金版。” 唐 韩愈 《和裴仆射相公假山十一韵》:“ 傅氏 筑已卑, 磻溪 钓何激。” 明 张四维 《双烈记·决计》:“ 淳化 功名推 许国 , 磻溪 功业重 西周 。” 清 方文 《姜先生六十双寿》:“ 非熊 若是 磻谿 老,此日垂竿竹尚青。”

百度百科释义

地名,磻溪坐落于徽州境内昌源河畔。原名“劳溪”, 取勤劳耕种之意,唐代开始有人在此定居,以农桑为业。到了宋代,有一名士隐居于此,因慕名姜尚隐居陕西的“磻溪”之含义而改名磻溪,又名渭滨(取姜太公于渭水之滨垂钓之意)。磻溪位于昌源河北岸,山如屏,河如带,从坡山之巅俯视磻溪全村,酷似鸟枪形,村头笔直细长,犹如枪管,村未宽而弯,犹如枪把。民谚曰:“村形如枪,习武有方”。磻溪村曾是“一河两岸人家”的布局,昌源河对岸人家毁于清代兵燹,至今依存残垣断壁,近年有人在旧址上兴建新屋,有趋向恢复原貌之势。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pán bō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pán(ㄆㄢˊ)

    ⒈  〔磻溪〕a.水名,在中国陕西省宝鸡市东南;b.地名,在中国浙江省。

    其他字义

    bō(ㄅㄛ)

    ⒈  古代射鸟用的拴在丝绳上的石箭镞。

    English

    a tributary of the Wei river in Shanxi


  • (xī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xī(ㄒ一)

    ⒈  山里的小河沟,泛指小河沟:山溪。清溪。溪水。溪涧。溪谷。溪壑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brook、rivulet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氵、奚声

    English

    mountain stream, cree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