谥寳 shì bǎo

词语解释

亦作“諡宝”。放在古代帝王陵墓中,刻有帝王谥号的玺印。始于 唐 武则天 时。已发现的帝王谥宝,有 前蜀 王建 永陵 谥宝、明神宗 定陵 谥宝等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亦作“諡宝”。放在古代帝王陵墓中,刻有帝王谥号的玺印。始于 唐 武则天 时。已发现的帝王谥宝,有 前蜀 王建 永陵 谥宝、 明神宗 定陵 谥宝等。

唐 颜真卿 《元陵仪注》:“礼官一人,引符寳郎一人,主寳二人,以赤黄耨(褥)案进,取諡寳。”参阅《明史·礼志五》。

百度百科释义

shì bǎo ㄕㄧˋ ㄅㄠˇ 谥寳亦作“諡宝”。 放在古代帝王陵墓中,刻有帝王谥号的玺印。始于 唐 武则天 时。已发现的帝王谥宝,有 前蜀 王建 永陵 谥宝、 明神宗 定陵 谥宝等。 唐 颜真卿 《元陵仪注》:“礼官一人,引符寳郎一人,主寳二人,以赤黄耨(褥)案进,取諡寳。”参阅《明史·礼志五》。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shì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谥(謚)shì(ㄕˋ)

    ⒈  古代帝王或大官死后评给的称号:谥号。谥法。谥宝(帝王陵墓中,刻有帝后谥号的印玺)。

    ⒉  叫作,称为:“身死无名,谥为至愚”。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讠、益声

    English

    to confer posthumous titles


  • (bǎo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bǎo(ㄅㄠˇ)

    ⒈  同“寶”。

    English

    treasure, jewel; precious, ra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