束缊 shù yùn

词语解释

(一)、亦作“束薀”。捆扎乱麻为火把。
(二)、见“束緼请火”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亦作“束薀”。捆扎乱麻为火把。

唐 康骈 《剧谈录·浑令公李西平爇朱泚云梯》:“王师五千列阵而出,于时束藴居后,约战酣而燎。” 宋 刘克庄 《一剪梅·余赴广东实之夜饯于风亭》词:“束緼宵行十里强,挑得诗囊,抛了衣囊。”

(二)、见“ 束緼请火 ”。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shù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shù(ㄕㄨˋ)

    ⒈  捆住,系:束缚。束装(整理行装)。束发()。束之高阁。束手无策。

    ⒉  量词,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:束修(十条干肉,原指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,后指给老师的报酬)。

    ⒊  聚集成一条的东西:光束。电子束。

    ⒋  控制,限制:束身。无拘无束。

    ⒌  事情的结末:收束。结束。

    ⒍  姓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bind、bundle、colligate、faggot、fagot、reatrain、sheaf

    造字法

    会意:从口、从木像用绳索把木柴捆起来

    English

    bind, control, restrain; bale


  • (yùn yūn wēn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缊(緼)yùn(ㄩㄣˋ)

    ⒈  乱麻;旧絮。

    ⒉  乱。

    ⒊  古通“蕴”。

    其他字义

    缊(緼)yūn(ㄩㄣ)

    ⒈  〔絪缊〕古同“氤氲”。

    ⒉  (緼)

    其他字义

    缊(緼)wēn(ㄨㄣ)

    ⒈  赤黄色。

    ⒉  饶。

    English

    tangled hemp, raveled silk; vague, confus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