圜丘 yuán qiū

词语解释

中国明、清两代帝王每年冬至祭天的祭台,在北京天坛内。为汉白玉石砌成的三层圆台。四面有栏杆、台阶;外围有两道围墙。其北有一座圆殿皇穹宇,是存放祭天用天神牌位的专用建筑。皇穹宇外有圆形围墙,南面有三座砖拱门,俗称“回音壁”

详细解释

(一)、古代帝王冬至祭天的地方。后亦用以祭天地。

《周礼·春官·大司乐》:“冬日至,於地上之圜丘奏之。” 贾公彦 疏:“土之高者曰丘,取自然之丘。圜者,象天圜也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理宗绍定元年》:“辛巳,日南至,祀天地于圜丘。”

英语翻译

The Circular Mound Altar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huán yuán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huán(ㄏㄨㄢˊ)

    ⒈  围绕:转(zhuǎn )圜。圜流九十里。

    其他字义

    yuán(ㄩㄢˊ)

    ⒈  同“圆”。

    ⒉  指天体:“圜则九重,孰营度之?”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外形内声

    English

    circle, surround; encircle


  • (qiū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qiū(ㄑ一ㄡ)

    ⒈  小土山:土丘。沙丘。丘陵。丘壑。

    ⒉  像小土山凸起的:丘疹。

    ⒊  坟墓:丘墓(大墓)。丘垄。

    ⒋  量词,指用田塍隔开的水田:一丘十亩大的小田。

    ⒌  众人聚居的地方:丘民(乡民,邑民)。

    ⒍  用砖石封闭有尸体的棺材。

    ⒎  姓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grave、hillock、mound

    造字法

    象形:像地面上并立着两个小山峰

    English

    hill; elder; empty; a na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