仗卫 zhàng wèi

词语解释

手持兵仗的侍卫。《晋书·姚襄载记》:“战骑度 淮 ,见 豫州 刺史 谢尚 于 寿春 , 尚 命去仗衞,幅巾以待之。”《资治通鉴·陈宣帝太建十二年》:“ 坚 潜令 賁 部伍仗卫,因召公卿,谓曰:‘欲求富贵者宜相随。’” 胡三省 注:“仗卫,执仗而宿卫之兵也。”《旧五代史·唐书·庄宗纪五》:“ 同光 二年春正月庚子朔,帝御 明堂殿 受朝贺,仗衞如式。”

详细解释

(一)、手持兵仗的侍卫。

《晋书·姚襄载记》:“战骑度 淮 ,见 豫州 刺史 谢尚 于 寿春 , 尚 命去仗衞,幅巾以待之。”《资治通鉴·陈宣帝太建十二年》:“ 坚 潜令 賁 部伍仗卫,因召公卿,谓曰:‘欲求富贵者宜相随。’” 胡三省 注:“仗卫,执仗而宿卫之兵也。”《旧五代史·唐书·庄宗纪五》:“ 同光 二年春正月庚子朔,帝御 明堂殿 受朝贺,仗衞如式。”

百度百科释义

仗卫是汉语词汇,读音是zhàngwèi,指手持兵仗的侍卫。

英语翻译

formal escort preceding an official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zhàng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zhàng(ㄓㄤˋ)

    ⒈  兵器:仪仗。明火执仗。

    ⒉  拿着兵器:仗剑。

    ⒊  战争:打仗。胜仗。

    ⒋  凭借,依靠:倚仗。仰仗。仗恃。仗义执言(为了正义说公道话)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battle、depend on、hold、rely on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亻、丈声

    English

    rely upon; protector; fight; war, weaponry


  • (wèi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卫(衛)wèi(ㄨㄟˋ)

    ⒈  保护,防护:保卫。捍卫。卫道(卫护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,如“卫卫士”)。卫戍(警备,多用于首都)。卫冕。

    ⒉  防护人员:警卫。后卫。

    ⒊  古代称驴:“策双卫来迎”。

    ⒋  中国明代驻兵的地点(后只用于地名):威海卫(在山东省)。

    ⒌  中国周代诸侯国名。

    ⒍  姓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defend、guard、protect

    造字法

    会意

    English

    guard, protect, def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