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词典

缠髻儿

缠髻儿 chán jì ér

词语解释

古时妇女发髻的一种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古时妇女发髻的一种。

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一回:“﹝ 潘金莲 ﹞梳一箇缠髻儿,着一件扣身衫子。”

百度百科释义

缠髻儿,拼音是chán jì ér,是一个汉语词汇,释义为古时妇女发髻的一种。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chán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缠(纏)chán(ㄔㄢˊ)

    ⒈  绕,围绕:缠绕。缠绑。缠缚。

    ⒉  搅扰;牵绊:缠绵。缠磨()。缠搅。纠缠。琐事缠身。

    ⒊  应付:这个人真难缠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tangle、twine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纟、廛声

    English

    wrap, wind around; tie, bind


  • (jì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jì(ㄐ一ˋ)

    ⒈  盘在头顶或脑后的发结:髻丫。髻鬟。发髻。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髟、吉声

    English

    hair rolled up in a bun, topknot


  • (ér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儿(兒)ér(ㄦˊ)

    ⒈  小孩子:婴儿。儿戏。

    ⒉  年轻的人(多指青年男子):男儿。儿女情。

    ⒊  儿子,男孩子:儿子。生儿育女。

    ⒋  父母对儿女的统称,儿女对父母的自称。

    ⒌  助詞:①多用作名词后缀。②用于形容词后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son、child、children

    相关字词

    造字法

    象形

    English

    son, child; KangXi radical 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