羊羔 yáng gāo

(一)、小羊。
(二)、古代汾州(在今山西)出产的名酒。,
(一)、小羊。 北魏 贾思勰 《齐民要术·养羊》:“羊羔乳食其母。”(二)、羊胎。《红楼梦》第四九回:“头一样是牛乳蒸羊羔, 贾母 就説:‘这是我们有年纪人的药,没见天日的东西,可惜你们小孩子吃不得。’”(三)、酒名。 元 宋伯仁 《酒小史》:“ 汾州 乾和酒, 山西 羊羔酒。” 元 无名氏 《渔樵记》第一折:“一壁厢添上兽炭,他把那羊羔来浅注。” 明 唐寅 《醉扶归·冬景》曲:“懒安排锦帐饮羊羔,只思量玉手拈蓍草。”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yáng xiáng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yáng(一ㄤˊ)

    ⒈  哺乳动物,反刍类,一般头上有一对角,品种很多:绵羊。黄羊。羚羊。羊羔。羊毫。羊肠线。羊肠小道。

    ⒉  姓。

    其他字义

    xiáng(ㄒ一ㄤˊ)

    ⒈  古同“祥”,吉祥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sheep

    造字法

    象形

    English

    sheep, goat; KangXi radical 123


  • (gāo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gāo(ㄍㄠ)

    ⒈  小羊:羊羔。羔羊。羔儿皮。

    ⒉  泛指动物的幼崽儿:鹿羔儿。牛羔儿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kid、lamb

    造字法

    会意

    English

    lamb, ki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