赘疣 zhuì yóu

词语解释

瘊子。比喻多余而无用的东西。疣(yóu)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亦作“ 赘肬 ”。指附生于体外的肉瘤。

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交际》:“犹蚤虱之积乎衣,而赘疣之攒乎体也。” 唐 裴铏 《传奇·崔炜》:“谢子为脱吾难,吾善灸赘疣,今有 越井岗 艾少许奉子,每遇疣赘,只一炷耳。不独愈苦,兼获美艷。” 清 黄遵宪 《田横岛》诗:“人人视头同赘疣,背面事讎头亦羞。”

(二)、喻多馀无用之物。

《楚辞·九章·惜诵》:“竭忠诚以事君兮,反离群而赘肬。” 洪兴祖 补注:“赘肬,瘤肿也。” 宋 李清照 《咏史》:“两 汉 本继绍, 新 室如赘疣。” 廖仲恺 《中国人民和领土在新国家建设上之关系》:“所以这些地方,在外国就是人民的宝库,却是在 中国 就变了国家的赘疣了。”

百度百科释义

赘疣,读作:zhuì yóu。该词基本意思是指皮肤上长的肉瘤,也用作比喻多余无用的东西。

英语翻译

anything superfluous or useless; wart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zhuì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赘(贅)zhuì(ㄓㄨㄟˋ)

    ⒈  多余的,多而无用的:累(léi )赘。赘述。赘言。赘词。

    ⒉  招女婿:赘婿。入赘。招赘。

    ⒊  会聚。

    ⒋  方言,使受累赘:这孩子赘得我什么也干不了。

    ⒌  古同“缀”,连结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go to live in the household of one's in-laws on getting married、redundant、superfluous

    造字法

    会意:从敖、从贝

    English

    unnecessary, superfluous


  • (yóu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yóu(一ㄡˊ)

    ⒈  一种皮肤病,病原体是一种病毒,症状是皮肤上出现黄褐色的小疙瘩,不痛也不痒(俗称“瘊子”)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verruca、wart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疒,尤声

    English

    wart; tumor; goiter; papul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