醍齐 tí qí

词语解释

红酒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红酒。

《礼记·礼运》“粢醍在堂” 汉 郑玄 注:“《周礼》五齐:一曰泛齐……四曰醍齐。”今本《周礼·天官·酒正》作“緹齐”。 郑玄 注:“緹者成而红赤如今下酒矣。” 唐 陆龟蒙 《添酒中六咏·酒池》:“残霞入醍齐,远岸澄白酇。”

百度百科释义

红酒。《礼记·礼运》“粢醍在堂” 汉 郑玄 注:“《周礼》五齐:一曰泛齐……四曰醍齐。”今本《周礼·天官·酒正》作“缇齐”。 郑玄 注:“缇者成而红赤如今下酒矣。” 唐 陆龟蒙 《添酒中六咏·酒池》:“残霞入醍齐,远岸澄白酇。”拼音:tí qí注音:ㄊㄧˊ ㄑㄧˊ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tí tǐ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tí(ㄊ一ˊ)

    ⒈  〔醍醐〕古代指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酥油,佛教喻最高的佛法,如“醍醍灌顶”(喻把佛法、智慧、悟性灌输给人,使人彻底醒悟,亦借指听了精辟的言论深受启发教育)。

    其他字义

    tǐ(ㄊ一ˇ)

    ⒈  较清的浅红色酒:“粢醍在堂”。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左形右声

    English

    essential oil of butter


  • (qí jì zī zhāi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齐(齊)qí(ㄑ一ˊ)

    ⒈  东西的一头平或排成一条直线:齐整。参差不齐。

    ⒉  达到,跟什么一般平:见贤思齐。河水齐腰深。

    ⒊  同时;同样;一起:齐名。齐声。齐心协力。一齐前进。

    ⒋  全;完全:齐全。人到齐了。

    ⒌  中国周代诸侯国名,疆域在今山东省北部、东部和河北省的东南部。

    ⒍  中国朝代名:南朝齐。北朝齐。

    其他字义

    齐(齊)jì(ㄐ一ˋ)

    ⒈  调剂:夫匠者手巧也,而医者齐药也。后作“剂”。

    ⒉  药剂:处齐不过数种。后作“剂”。

    ⒊  界限;分际:百年,寿之大齐。

    ⒋  成功;成熟:事能得齐。后作“济”。

    其他字义

    齐(齊)zī(ㄗ)

    ⒈  同“粢”。古代用于祭祀的谷物。

    其他字义

    齐(齊)zhāi(ㄓㄞ)

    ⒈  同“斋”。

    ⒉  斋戒:齐三日而后行。

    ⒊  庄敬:齐庄。齐严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all ready、neat、similar、simultaneously、together、uniform

    相关字词

    造字法

    原为象形

    English

    even, uniform, of equal lengt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