罂缶 yīng fǒu

词语解释

(一)、亦作“罌缻”。大腹小口的瓶。
(二)、甖缶:陶制容器,大腹小口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亦作“ 罌缻 ”。大腹小口的瓶。

《汉书·韩信传》:“以木罌缶度军。” 颜师古 注:“罌缶,谓瓶之大腹小口者也。”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作“罌缻”。 明 宋应星 《天工开物·罂瓮》:“凡罌缶有耳嘴者,皆另为合,上以銹水涂沾。” 明 刘基 《渡江遣怀》诗:“济河须巨舫,将焉用罌缶。”

(二)、甖缶:陶制容器,大腹小口。

《三国志·吴志·孙静传》:“顷连雨水浊,兵饮之多腹痛,令促具甖缶数百口澄水。”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yīng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罂(罌)yīng(一ㄥ)

    ⒈  〔罂粟〕二年生草本植物,全株有白粉,花有红、紫、白等色,果实球形。未成熟时,果实中有白浆,是制鸦片的原料,果壳可入药,花供观赏。

    ⒉  古代大腹小口的酒器。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下形上声

    English

    long necked jar or bottle


  • (fǒu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fǒu(ㄈㄡˇ)

    ⒈  古代一种大肚子小口儿的盛酒瓦器。

    造字法

    象形

    English

    earthen crock or jar; rad. 1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