砖位 zhuān wèi

词语解释

古代朝官班位的标识。古时在殿庭置砖以示群臣次列,故称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古代朝官班位的标识。古时在殿庭置砖以示群臣次列,故称。

《宋史·职官志一》:“﹝参知政事﹞殿廷别设砖位,敕尾著衔降宰相,月奉杂给半之。”

百度百科释义

砖位是一个汉语词语,读音是zhuān wèi,是指古代朝官班位的标识。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zhuān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砖(磚)zhuān(ㄓㄨㄢ)

    ⒈  用土坯烧制而成的建筑材料:砖坯。砖瓦。砖砚(制成的砚)。

    ⒉  形状像砖的东西:茶砖。冰砖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brick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石、专声

    English

    tile, brick


  • (wèi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wèi(ㄨㄟˋ)

    ⒈  所处的地方:座位。部位。位置(a.所在或所占的地方;b.地位)。位于。

    ⒉  职务的高低:地位。职位。名位。

    ⒊  特指君主的地位:即位。篡位。

    ⒋  一个数中每个数码所占的位置:个位。百位数。

    ⒌  量词,常用于人,表尊重:诸位。各位。几位客人。

    ⒍  姓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digit、location、place、potential、throne、bit、potential

    造字法

    会意:从亻、从立

    English

    throne; position, post; rank, status; sea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