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鼈 zhū biē

词语解释

传说中的一种赤色的鳖,能吐珠,又称珠鳖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传说中的一种赤色的鳖,能吐珠,又称珠鳖。

《吕氏春秋·本味》:“鱼之美者, 洞庭 之鱄, 东海 之鮞。 醴水 之鱼,名曰朱鳖,六足有珠。” 三国 魏 阮籍 《咏怀》之二七:“朱鳖跃飞泉,夜飞过 吴洲 。” 宋 梅尧臣 《夜直广文有感寄曾子固》诗:“已从 龙门 出,不慕朱鳖轻。朱鳖过 吴洲 ,飞飞就 东瀛 。”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介一·朱鳖》﹝集解﹞引 陈藏器 曰:“﹝朱鳖﹞生 南海 ,大如钱,腹赤如血,云在水中着水马脚,皆令仆倒也。”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zhū shú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朱(硃)zhū(ㄓㄨ)

    ⒈  红色:朱红。朱批。朱笔。朱文(印章上的阳文)。朱门(红漆大门,旧时指豪富人家)。

    ⒉  矿物名:朱砂(无机化合物,中医用于镇静剂。亦称“辰砂”、“丹砂”)。朱墨。

    ⒊  姓。

    其他字义

    shú(ㄕㄨˊ)

    ⒈  〔朱提(shí)〕古地名。 汉武帝 时置县,治所在今 云南省  昭通县 境。后立为郡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bright red、cinnabar、vermilion

    相关字词

    造字法

    指事:在“木”中间加一短横,指出木是红心的


  • (biē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biē(ㄅ一ㄝ)

    ⒈  同“鳖”。

    English

    a fresh-water turtle, Trionyx sinensi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