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趾 zú zhǐ

词语解释

脚指头。亦借指脚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脚指头。亦借指脚。

晋 左思 《吴都赋》:“暨其幽遐独邃,廖廓闲奥,耳目之所不该,足趾之所不蹈。” 清 吴敏树 《游大云山记》:“明晨下山,下行易,惟不可望,恐欲坠,亦顿撼苦足趾痛。” 周作人 《知堂回想录》六二:“在 日本 居住期间,那足趾分作两枝的 日本 布袜真是方便。”

百度百科释义

足趾,读音zú zhǐ,汉语词语,意思是脚指头,亦借指脚。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zú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zú(ㄗㄨˊ)

    ⒈  脚:足下(对对方的敬称)。足迹。足球。足坛。失足。高足(敬辞,称别人的学生)。举足轻重。画蛇添足。

    ⒉  器物下部的支撑部分:鼎足。碗足。

    ⒊  充分,够量:足月。足见。足智多谋。

    ⒋  完全:足以。足色。

    ⒌  值得,够得上:不足为凭。微不足道。

    ⒍  增益:以昼足夜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ample、as mush as、full、leg、sufficient、foot

    造字法

    会意:从口、从止

    English

    foot; attain, satisfy, enough


  • (zhǐ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zhǐ(ㄓˇ)

    ⒈  脚:趾高气扬。

    ⒉  脚指头:趾骨。趾甲。

    ⒊  踪迹:“庶追芳趾”。

    ⒋  古同“址”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toe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足、止声

    English

    toe; tracks, footpri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