缨笏 yīng hù

词语解释

冠带和手板。亦借指官吏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冠带和手板。亦借指官吏。

《文选·颜延之<皇太子释奠会作诗>》:“缨笏匝序,巾卷充街。” 李善 注:“缨笏,垂缨秉笏也,皆朝臣之服,故举服以明人。” 清 陈康祺 《燕下乡脞录》卷一:“讲解移晷,缨笏塞巷,巾卷充街,莫不倾听忘倦。” 清 唐孙华 《次韵酬宫恕堂》:“落落餘数子,趋朝繫缨笏。”

百度百科释义

新编小提琴基础教程(第3册)是由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的书籍,作者是丁芷诺,在2007-03-01出版。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yīng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缨(纓)yīng(一ㄥ)

    ⒈  用线或绳等做的装饰品:帽缨子。红缨枪。缨穗。

    ⒉  像缨的东西:萝卜缨子。

    ⒊  带子,绳子:长缨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tassel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纟、婴声

    English

    a chin strap; tassel; to annoy, bother


  • (hù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hù(ㄏㄨˋ)

    ⒈  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,用玉、象牙或竹片制成,上面可以记事:朝(cháo )笏。“京兆尹郑叔则,怫然曳笏却立”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scepter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竹、勿声

    English

    tablet held by someone having authorit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