胄子 zhòu zǐ

词语解释

(一)、古代称帝王或贵族的长子。
(二)、国子学生员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古代称帝王或贵族的长子。

《书·舜典》:“ 夔 !命汝典乐,教胄子。” 孔 传:“胄,长也,谓元子以下至卿大夫子弟。” 孔颖达 疏:“继父世者,惟长子耳,故以胄为长也。”按, 清 王引之 《经义述闻·尚书上》“教胄子”,以《说文》引作“教育子”,《史记·五帝本经》则作“教穉子”,认为“育子,穉子也”。“育、胄古声相近,作胄者假借字耳”。并谓“教胄”两字当连续,则以“教胄”即教育,与旧注异。 晋 潘岳 《世祖武皇帝诔》:“胄子入学,辟雍宗礼。” 宋 张栻 《宇文阆州志》:“ 栻 尝以谓,自先王教胄子之法坏,大家世族不得尽成其材。”

(二)、国子学生员。

晋 潘尼 《释奠颂》:“莘莘胄子,祁祁学生。”《隋书·高祖纪下》:“而国学胄子,垂将千数,州县诸生,咸亦不少。” 唐 杜甫 《折槛行》:“青衿胄子困泥涂,白马将军若雷电。” 宋 文莹 《玉壶清话》卷五:“ 知节 , 全义 之子也。七岁父卒, 太祖 軫念曰:‘真羽林孤儿也。’召入内,送国子学,列青衿胄子之间。”

百度百科释义

胄子,指帝王或贵族的长子。语出《书·舜典》:“ 夔 !命汝典乐,教胄子。”

英语翻译

eldest son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zhòu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zhòu(ㄓㄡˋ)

    ⒈  盔,古代战士戴的帽子:甲胄(甲衣和头盔)。介胄(“介”,甲衣)。

    ⒉  帝王或贵族的子孙:贵胄。胄裔。胄子(古代帝王和贵族的长子,都要进入国学学习,后亦泛称国子学生)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helmet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月、由声

    English

    helmet, headpiece; descendant


  • (zǐ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zǐ(ㄗˇ)

    ⒈  古代指儿女,现专指儿子:子女。子孙。子嗣。子弟(后辈人,年轻人)。

    ⒉  植物的果实、种子:菜子。瓜子儿。子实。

    ⒊  动物的卵:鱼子。蚕子。

    ⒋  幼小的,小的:子鸡。子畜。子城。

    ⒌  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:子弹(dàn )。棋子儿。

    ⒍  与“母”相对:子金(利息)。子母扣。子音(辅音)。

    ⒎  对人的称呼:男子。妻子。士子(读书人)。舟子(船夫)。才子。

    ⒏  古代对人的尊称;称老师或称有道德、有学问的人:孔子。先秦诸子。

    ⒐  地支的第一位,属鼠:子丑寅卯(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)。

    ⒑  用于计时:子时(夜十一点至一点)。子夜(深夜)。

    ⒒  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:子爵。

    ⒓  附加在名词、动词、形容词后,具有名词性(读轻声):旗子。乱子。胖子。

    ⒔  个别量词后缀(读轻声):敲了两下子门。

    ⒕  姓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son、child、seed

    造字法

    象形:像小孩子在襁褓中

    English

    offspring, child; fruit, seed of; 1st terrestrial branc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