章檄 zhāng xí

词语解释

奏章檄文等公文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奏章檄文等公文。

唐 白居易 《淮南节度使李公家庙碑》:“初询以谋画,结舌不对;次强以章檄,絶笔不书。”

百度百科释义

zhāng xí ㄓㄤ ㄒㄧˊ奏章檄文等公文。 唐 白居易 《淮南节度使李公家庙碑》:“初询以谋画,结舌不对;次强以章檄,绝笔不书。”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zhāng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zhāng(ㄓㄤ)

    ⒈  歌曲诗文的段落:章节。章句。乐章。章回体。顺理成章。断章取义。

    ⒉  条目,规程:章程。章法。简章。党章。约法三章。

    ⒊  修理:杂乱无章。

    ⒋  花纹,文采:黑质而白章。

    ⒌  戳记:图章。盖章。

    ⒍  佩带的身上的标志:袖章。领章。徽章。像章。

    ⒎  奏本:奏章。本章。

    ⒏  古同“彰”,彰明。

    ⒐  姓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badge、chapter、order、sura

    造字法

    会意

    English

    composition; chapter, section


  • (xí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xí(ㄒ一ˊ)

    ⒈  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或声讨的文书:“此臣之所谓传檄而千里定者也”。檄文。羽檄。檄移(文体名,“檄文”与“移文”的合称。檄文多用于声讨和征伐;移文多用于晓喻或责备)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a call to arms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木、敫(jī)声

    English

    call arms; urgenc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