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歙歙

歙歙 xī xī

词语解释

(一)、无所偏执貌。
(二)、投合貌,朋比为奸貌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无所偏执貌。

《老子》:“圣人在天下,歙歙为天下浑其心。” 王弼 注:“圣人之于天下,歙歙焉,心无所主也。”一说,危惧貌。 陆德明 释文:“歙歙,许及反。一本作‘惵惵’。 河上 本作‘惔’。 顾 云:许叶反,危惧貌。 简文 云: 河上公 作‘怵’。”

(二)、投合貌,朋比为奸貌。

《汉书·刘向传》:“众小在位而从邪议,歙歙相是而背君子。” 唐 李德裕 《论侍讲奏孔门徒事状》:“今所谓党者,进则诬善蔽忠,附上罔下,歙歙相是。”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xī shè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xī(ㄒ一)

    ⒈  收敛,吸进:“将欲歙之,必固张之”。

    ⒉  古同“翕”,和洽。

    其他字义

    shè(ㄕㄜˋ)

    ⒈  〔歙县〕地名,在中国安徽省。简称“歙”,如“歙砚”。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欠、翕声

    English

    to suck; a county's name in anhui


  • (xī shè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xī(ㄒ一)

    ⒈  收敛,吸进:“将欲歙之,必固张之”。

    ⒉  古同“翕”,和洽。

    其他字义

    shè(ㄕㄜˋ)

    ⒈  〔歙县〕地名,在中国安徽省。简称“歙”,如“歙砚”。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欠、翕声

    English

    to suck; a county's name in anhui


歙歙相关词语

歙歙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