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翳夺

翳夺 yì duó

词语解释

蒙蔽失误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蒙蔽失误。

《南齐书·文学传论》:“非唯识有不周,道实相妨,谈家所习,理胜其辞,就此求文,终然翳夺。”

百度百科释义

必阗赤,即汉语令史,主管文书的官员。蒙古初起朔漠,尚无文书,凡发布命令,遣使往来,传递信息,只能依靠口头传达。1204年,成吉思汗从乃蛮俘虏了掌印的畏兀儿人塔塔统阿,命他用畏兀儿文的字母拼写蒙古语,创立了蒙古文字。此后蒙古统治者边使用这种文字来发布文书。掌管文书的人就叫必阗。随着对外扩张的不断进展,为了适应对新征服地区发布文书的需求,后来又陆续吸收了其他民族的知识分子来充当必阗赤,分别掌管各种文字的文书。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yì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yì(一ˋ)

    ⒈  用羽毛做的华盖。

    ⒉  遮蔽,障蔽:荫翳。翳蔽。翳障。翳然。

    ⒊  掩蔽物:“兵不解翳”。

    ⒋  眼角膜上所生障碍视线的白斑:白翳。

    ⒌  古同“殪”,树木枯死,倒伏于地。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下形上声

    English

    shade, screen; to hide, screen


  • (duó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夺(奪)duó(ㄉㄨㄛˊ)

    ⒈  抢,强取:抢夺。掠夺。巧取豪夺。强(qiāng )词夺理。

    ⒉  争先取到:夺得最后胜利。夺魁。夺冠(guàn )。

    ⒊  冲开:夺门而出。

    ⒋  丧失,削除:剥夺。褫夺(剥夺)。夺志(改变志向或意愿)。

    ⒌  晃动:光彩夺目。

    ⒍  决定如何处理:请予裁夺。

    ⒎  漏掉(文字):第八行夺一字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contend for、deprive、seize

    相关字词

    造字法

    会意:从大、从寸

    English

    take by force, rob, snatch


翳夺相关词语

翳夺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