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跣足

跣足 xiǎn zú

词语解释

(一)、赤脚;光着脚。
(二)、指光着的脚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赤脚;光着脚。

唐 谷神子 《博异志·阴隐客》:“首冠金冠而跣足。” 明 郎瑛 《七修类稿·诗文三·徐伯龄》:“﹝ 徐伯龄 ﹞疎荡不拘小节,对客每跣足蓬头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一回:“只见从那边来了一僧一道:那僧癩头跣足,那道跛足蓬头。”

(二)、指光着的脚。

戴望舒 《村姑》诗:“村里的姑娘静静地走着,提着她的蚀着青苔的水桶;溅出来的冷水滴在她的跣足上。”

百度百科释义

跣足出自 《博异志·阴隐客》,基本释义是指赤脚、光着脚。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xiǎn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xiǎn(ㄒ一ㄢˇ)

    ⒈  光着脚,不穿鞋袜:跣足。跣跗(露出脚背)。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足、先声

    English

    bare footed


  • (zú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zú(ㄗㄨˊ)

    ⒈  脚:足下(对对方的敬称)。足迹。足球。足坛。失足。高足(敬辞,称别人的学生)。举足轻重。画蛇添足。

    ⒉  器物下部的支撑部分:鼎足。碗足。

    ⒊  充分,够量:足月。足见。足智多谋。

    ⒋  完全:足以。足色。

    ⒌  值得,够得上:不足为凭。微不足道。

    ⒍  增益:以昼足夜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ample、as mush as、full、leg、sufficient、foot

    造字法

    会意:从口、从止

    English

    foot; attain, satisfy, enoug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