刺臂 cì bì

词语解释

(一)、古代一种黥刑,在犯者臂部刺字。
(二)、刺臂出血,用以盟誓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古代一种黥刑,在犯者臂部刺字。

《元典章新集·刑部·骗夺》:“ 杨贵七 所招,先犯偷牛刺臂,次犯骗要 潘益隆 等财物断罪。”

(二)、刺臂出血,用以盟誓。

《三国演义》第九回:“ 允 曰:‘但恐事或不成,反招大祸。’ 布 拔带刀,刺臂出血为誓。”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cì cī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cì(ㄘˋ)

    ⒈  用有尖的东西插入:刺绣。刺伤。刺杀。

    ⒉  暗杀:刺客。被刺。行刺。

    ⒊  侦探,打听:刺探。

    ⒋  用尖锐的话指出别人的坏处:讽刺。讥刺。

    ⒌  尖锐像针的东西:芒刺。鱼刺。刺丛。

    其他字义

    cī(ㄘ)

    ⒈  象声词:刺地滑了一跤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puncture、stab、stabbed、stick、sting、thorn、thrust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右形左声

    English

    stab; prick, irritate; prod


  • (bì bei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bì(ㄅ一ˋ)

    ⒈  从肩到手腕的部分:臂力。臂腕。臂肘。左膀右臂。助你一臂之力。

    其他字义

    bei(˙ㄅㄟ)

    ⒈  〔胳臂〕见“胳”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arm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月、辟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