刺股 cì gǔ

词语解释

战国 时 魏 人 苏秦 说 秦王,十次上书不用,资用乏绝,归家发愤读书。欲睡,则引锥自刺其股。见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。后因以刺股指勤学苦读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战国 时 魏 人 苏秦 说 秦王 ,十次上书不用,资用乏绝,归家发愤读书。欲睡,则引锥自刺其股。见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。后因以刺股指勤学苦读。

《隋书·儒林传序》:“学优入室,勤踰刺股,名高海内,擢科甲第。” 元 王实甫 《西厢记》第二本第三折:“可怜刺股悬梁志,险作离乡背井魂。” 明 朱权 《荆钗记·会讲》:“萱堂淑贤齐 孟母 ,谆谆教子读诗书,刺股悬梁曾努力,引光夜凿 匡衡 壁。” 清 袁于令 《西楼记·检课》:“从今后刺股悬梁,专心致义献光明,雁塔争看姓字扬。”

百度百科释义

刺股是一个历史典故,现在常比喻人们十分辛勤地工作、学习。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cì cī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cì(ㄘˋ)

    ⒈  用有尖的东西插入:刺绣。刺伤。刺杀。

    ⒉  暗杀:刺客。被刺。行刺。

    ⒊  侦探,打听:刺探。

    ⒋  用尖锐的话指出别人的坏处:讽刺。讥刺。

    ⒌  尖锐像针的东西:芒刺。鱼刺。刺丛。

    其他字义

    cī(ㄘ)

    ⒈  象声词:刺地滑了一跤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puncture、stab、stabbed、stick、sting、thorn、thrust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右形左声

    English

    stab; prick, irritate; prod


  • (gǔ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gǔ(ㄍㄨˇ)

    ⒈  大腿,自胯至膝盖的部分:股骨。股肱(亦喻左右辅助得力的人)。

    ⒉  事物的分支或一部分(a.资金的一份,如“股份”,“股东”,“股票”;b.机关团体中的一个部门;c.其他,如“钗股”,“八股文”)。

    ⒊  中国古代称不等腰三角形构成直角的较长的边。

    ⒋  量词(a.指成条的,如“七股大水”;b.指气味,如“一股香味”;c.指力气,如“拧成一股劲”;d.批、部分,如“一小股敌军”)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section、thigh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月、殳声

    English

    thighs, haunches, rump; sha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