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马 dàn mǎ

词语解释

古代仪仗队中不鞴鞍鞯以示备用的马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古代仪仗队中不鞴鞍鞯以示备用的马。

《宋书·江夏文献王刘义恭传》:“平乘但马不得过二匹。” 唐 段成式 《酉阳杂俎·礼异》:“ 北齐 迎南使,……使主、副各乘车,但马在车后,铁甲者百餘人,仪仗百餘人。” 宋 程大昌 《演繁露·诞马》:“但者,徒也。徒马者,有马无鞍,如人袒裼之袒也。……然则谓之但马,盖散马备用而不施鞍轡者也。”

百度百科释义

但马,拼音为dàn mǎ,汉语词语,是指古代仪仗队中不鞴鞍鞯以示备用的马。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dàn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dàn(ㄉㄢˋ)

    ⒈  只,仅,只是:但愿如此。但凡(凡是,只要是)。但分(只要)。

    ⒉  不过,可是:工作虽辛苦,但没有叫苦的。

    ⒊  徒然:“何但远走,亡匿于幕北苦寒无水草之地为?”

    ⒋  姓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but、only、still、yet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亻、旦声

    English

    only; but, however, yet, still


  • (mǎ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马(馬)mǎ(ㄇㄚˇ)

    ⒈  哺乳动物,颈上有鬃,尾生长毛,四肢强健,善跑,供人骑或拉东西:马匹。骏马。马到成功。马首是瞻(喻跟随别人行动)。

    ⒉  大:马蜂。马勺。

    ⒊  姓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gee、horse、horseflesh、neddy、steed、equine

    造字法

    原为象形

    English

    horse; surname; KangXi radical 18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