倒屣 dǎo xǐ

词语解释

亦作倒屧。急于出迎,把鞋倒穿。《三国志.魏志.王粲传》:时邕才学显著,贵重朝廷,常车骑填巷,宾客盈坐。闻粲在门,倒屣迎之。粲至,年既幼弱,容状短小,一坐尽惊。邕曰:此王公孙也,有异才,吾不如也。后因以形容热情迎客。3.指从坐席上匆忙避开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亦作“ 倒屧 ”。急于出迎,把鞋倒穿。

《三国志·魏志·王粲传》:“时 邕 才学显著,贵重朝廷,常车骑填巷,宾客盈坐。闻 粲 在门,倒屣迎之。 粲 至,年既幼弱,容状短小,一坐尽惊。 邕 曰:‘此 王公 孙也,有异才,吾不如也。’”后因以形容热情迎客。 唐 皮日休 《初夏即事寄鲁望》诗:“敲门若我访,倒屣欣逢迎。”屣,一本作“ 屧 ”。 元 任昱 《折桂令·同友人联句》曲:“既有当壚,毋劳倒屣,便可投辖。”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媚座》:“吾辈得施为,正好谈心花底;兰友瓜戚,门外不须倒屣。”

(二)、指从坐席上匆忙避开。

《西京杂记》卷二:“ 衡 邑人有言《诗》者, 衡 从之与语,质疑。邑人挫服,倒屣而去。”

百度百科释义

倒屣,典故名,典出《三国志》卷二十一《魏书·王粲传》。倒屣,倒穿着鞋。古人家居,脱鞋席地而坐。客人来到,因急于出迎,以致把鞋穿倒。后以倒屣形容主人热情迎客。又作“倒履”。

英语翻译

be in a hurry to welcome a guest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dǎo dào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dǎo(ㄉㄠˇ)

    ⒈  竖立的东西躺下来:摔倒。墙倒了。倒塌。倒台。打倒。卧倒。

    ⒉  对调,转移,更换,改换:倒手。倒换。倒车。倒卖。倒仓。倒戈。

    其他字义

    dào(ㄉㄠˋ)

    ⒈  位置上下前后翻转:倒立。倒挂。倒影。倒置。

    ⒉  把容器反转或倾斜使里面的东西出来:倒水。倒茶。

    ⒊  反过来,相反地:倒行逆施。反攻倒算。倒贴。

    ⒋  向后,往后退:倒退。倒车。

    ⒌  却:东西倒不坏,就是旧了点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close down、collapse、converse、fall、inverse、move backward、pour

    相关字词

    正、顺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亻、到声

    English

    fall over; lie down; take turns


  • (xǐ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xǐ(ㄒ一ˇ)

    ⒈  鞋:敝屣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shoe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尸、徙声

    English

    straw sandals or slippers that have no heel-back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