底下 dǐ xia

(一)、在正下方。
(二)、在某一物体或某一表面之下或下面。,
(一)、犹低下。底,通“ 低 ”。 三国 魏 曹操 《让县自明本志令》:“欲秋夏读书,冬春射猎,求底下之地,欲以泥水自蔽,絶宾客往来之望。”(二)、指低劣;下等。 三国 魏 曹植 《谢妻改封表》:“其才质底下,谬同受私。”《三国志·魏志·夏侯玄传》:“此为亲民之吏,专得底下,吏者民命,而常顽鄙。”(三)、指底部;下面。 唐 刘长卿 《送杜越江佐觐省往新安江》诗:“清流数千丈,底下看白石。”如:窗户底下。(四)、指底下人。《南史·陈伯之传》:“ 建武 以后,草泽底下,悉成贵人,吾何罪而见弃?”(五)、犹以后。《红楼梦》第九十回:“咱们底下也得留心,到底是咱们家里人。” 郁达夫 《街灯》:“底下都是她说的话--她是 苏州 人,但操的 北京 话很好听。”(六)、犹期间。指某个时期里。《红楼梦》第九六回:“众人因为灯节底下,恐怕 贾政 生气,已过去的事了,便也都不肯回。”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dǐ de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dǐ(ㄉ一ˇ)

    ⒈  最下面的部分:底层。底座。底下(a.下面;b.以后)。海底。底肥。

    ⒉  末了:年底。月底。到底。

    ⒊  根基,基础,留作根据:刨根问底。底蕴。底稿。底版。

    ⒋  图案的基层:白底蓝花的瓶子。

    ⒌  何,什么:底事伤感。

    ⒍  古同“抵”,达到。

    其他字义

    de(˙ㄉㄜ)

    ⒈  同“的”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bottom、fundus

    相关字词


  • (xià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xià(ㄒ一ㄚˋ)

    ⒈  位置在低处的,与“上”相对:下层。下款。

    ⒉  等级低的:下级。下品。下乘(佛教用语,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)。下里巴人(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,常与“阳春白雪”对举)。

    ⒊  方面,方位:两下都同意。

    ⒋  次序或时间在后的:下卷。下次。下限。

    ⒌  由高处往低处,降落:下山。下车。下马。下达。

    ⒍  使降落:下半旗。下棋。

    ⒎  进入:下海。

    ⒏  投送:下书。

    ⒐  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:下班。下课。

    ⒑  谦辞:在下。下官。

    ⒒  颁布:下令。

    ⒓  攻克:攻下。

    ⒔  卸掉:下货。把他的枪下了。

    ⒕  用,投入精力:下工夫。

    ⒖  退让:争执不下。

    ⒗  做出判断:下结论。

    ⒘  量词,指动作次数:打三下。

    ⒙  用在名词后边(①表示在里面,如“心下”、“言下”;②表示当某个时节,如“节下”、“年下”)。

    ⒚  用在动词后边(①表示关系,如“教导下”、“培养下”;②表示完成或结果,如“打下基础”;③与“来”、“去”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,如“走下去”、“停下来”)。

    ⒛  少于:不下二百人。

     动物生产:鸡下蛋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below、descend、down、give birth to、give in、go to、leave off、lower、next、take

    相关字词

    上、高、停

    造字法

    指事

    English

    under, underneath, below; down; inferior; bring dow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