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隘 biān ài

词语解释

边境上的险要之处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边境上的要隘。

元 阳恪 《平蛮记》:“奉旨调沿边隘丁,协力济师。” 明 张居正 《答蓟镇抚院刘北川言分将当虏》:“ 胡守仁 南人,恐威力不足以制诸将,须公亲驻边隘,督励将士。” 清 龙启瑞 《何雨人家传》:“君与 蒋君 各督所部乡兵守边隘,积月餘,贼不敢过。”

百度百科释义

边隘是汉语词汇,读音是biān ài,出自 元 阳恪 《平蛮记》。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biān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边(邊)biān(ㄅ一ㄢ)

    ⒈  物体的周围部分,外缘:边缘。边沿。

    ⒉  国家或地区交界处:边疆。边界。边防。边境。边陲(边境)。

    ⒊  几何学上指夹成角或围成多角形的直线:等边三角形。

    ⒋  旁侧,近旁:身边。边锋。

    ⒌  方面:边干(gàn )边学。

    ⒍  表示方位:上边。外边。

    ⒎  姓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border、margin、side

    造字法

    原为形声

    English

    edge, margin, side, border


  • (ài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ài(ㄞˋ)

    ⒈  险要的地方:隘口。要隘。关隘。险隘。

    ⒉  狭窄:隘巷。隘路。狭隘。

    ⒊  穷:隘穷。隘窘。贫隘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narrow、pass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阝、益声

    English

    narrow, confined; a strategic pas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