讽传 fěng chuán

词语解释

谓背诵记取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谓背诵记取。

唐 柳宗元 《先太夫人河东县太君归祔志》:“某始四岁,居京城西田庐中,先君在 吴 ,家无书,太夫人教古赋十四首,皆讽传之。”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fěng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讽(諷)fěng(ㄈㄥˇ)

    ⒈  不看着书本念,背书:讽诵(抑扬顿挫地诵读)。讽咏。

    ⒉  用含蓄的话劝告或讥刺:讽刺。讽谏(不直指其事,而用委婉曲折的言语进谏)。讽喻(一种修辞手法,用说故事等方式说明事物的道理)。讽一劝百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mock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讠、风声

    English

    recite, incant; satirize


  • (chuán zhuàn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传(傳)chuán(ㄔㄨㄢˊ)

    ⒈  转(zhuǎn )授,递:传递。传输。传戒。传统。言传身教。

    ⒉  推广,散布:宣传。流传。传名。传奇(a.中国唐代兴起的短篇小说;b.中国明、清两代盛行的长篇戏曲;c.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乎寻常的故事)。

    其他字义

    传(傳)zhuàn(ㄓㄨㄢˋ)

    ⒈  解说经义的文字:经传。《左传》。

    ⒉  记载某人一生事迹的文字:小传。自传。纪传。传记。传略。树碑立传。

    ⒊  以演述历史和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:《水浒传》。

    ⒋  古代设于驿站的房舍,亦指驿站上所备的马车:传舍(供来往行人居住的旅舍)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passes、send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亻、专声

    English

    summon; propagate, transmi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