槁木 gǎo mù

词语解释

枯槁的树干:形如槁木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亦作“槀木”。枯木。

《礼记·乐记》:“故歌者上如抗,下如队,曲如折,止如槀木。” 孔颖达 疏:“止如槀木者,言音声止静感动人心,如似枯槀之木止而不动也。” 唐 李山甫 《山中答刘书记寓怀》诗:“骨将槁木齐,心同止水浄。” 鲁迅 《坟·摩罗诗力说》:“《老子》书五千语,要在不攖人心;以不攖人心故,则必先自致槁木之心,立无为之治。”

百度百科释义

槁木是一个汉字词语,意思是干枯的木头。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gǎo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gǎo(ㄍㄠˇ)

    ⒈  枯干:槁木。枯槁。槁悴。槁木死灰(喻心情冷漠,对一切事情无动于衷)。

    ⒉  古同“藁”,草。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木、高声

    English

    wither; withered, rotten, dead


  • (mù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mù(ㄇㄨˋ)

    ⒈  树类植物的通称:树木。乔木。灌木。木石(树木和石头,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)。缘木求鱼。

    ⒉  木料、木制品:木材。木器。木刻。木匠。木已成舟。

    ⒊  棺材:棺木。

    ⒋  质朴:木讷(朴实迟钝)。

    ⒌  呆笨:木鸡。

    ⒍  感觉不灵敏,失去知觉:麻木。

    ⒎  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。

    ⒏  姓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numb、timber、tree、wood、wooden

    造字法

    象形

    English

    tree; wood, lumber; woode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