鼓笛 gǔ dí

词语解释

(一)、鼓和笛。
(二)、指鼓笛曲。
(三)、乐器声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鼓和笛。

唐 白居易 《立部伎》诗:“堂上坐部笙歌清,堂下立部鼓笛鸣。”

(二)、指鼓笛曲。

《宋史·乐志十七》:“法曲、龟兹、鼓笛三部,凡二十有四曲。”

(三)、乐器声。

唐 韩愈 《潭州泊船呈诸公》诗:“夜寒眠半觉,鼓笛闹嘈嘈。” 宋 王禹偁 《畬田词》:“畬田鼓笛乐熙熙,空有謌声未有词。”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gǔ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gǔ(ㄍㄨˇ)

    ⒈  打击乐器,圆柱形,中空,两头蒙皮:鼓乐(yuè)。鼓角(jiǎo)。大鼓。

    ⒉  形状、声音、作用像鼓的:耳鼓。石鼓。

    ⒊  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:鼓吹。鼓噪。

    ⒋  发动,使振作起来:鼓励。鼓动。鼓舞。一鼓作气。

    ⒌  高起,凸出:鼓包。鼓胀。

    ⒍  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,一鼓即一更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beat、drum、kettle、tambour

    相关字词

    饱、瘪、泄

    造字法

    会意

    English

    drum; beat, top, strike


  • (dí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dí(ㄉ一ˊ)

    ⒈  管乐器名,通常是竹制的,有八孔,横着吹奏:笛子。长笛。短笛。笛膜。

    ⒉  响声尖锐的发音器:汽笛。警笛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flute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竹、由声

    English

    bamboo flute; whistl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