蛊慝 gǔ tè

词语解释

蛊虫引起的祸害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蛊虫引起的祸害。

《国语·晋语八》:“故食穀者,昼选男德以象穀明,宵静女德以伏蛊慝。” 唐 刘禹锡 《鉴药》:“乃出药一丸,可兼方寸,以授余曰:‘服是足以瀹昏烦而鉏藴结,销蛊慝而归耗气。’”

百度百科释义

gǔ tè注音ㄍㄨˇ ㄊㄜˋ蛊虫引起的祸害。《国语·晋语八》:“故食谷者,昼选男德以象谷明,宵静女德以伏蛊慝。” 唐 刘禹锡 《鉴药》:“乃出药一丸,可兼方寸,以授余曰:‘服是足以瀹昏烦而鉏蕴结,销蛊慝而归耗气。’”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gǔ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蛊(蠱)gǔ(ㄍㄨˇ)

    ⒈  传说中的一种人工培养的毒虫,专用来害人:蛊惑。

    ⒉  人腹中的寄生虫。

    ⒊  毒害人之物:蛊毒。

    造字法

    会意

    English

    poison; venom; harm; bewitch


  • (tè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tè(ㄊㄜˋ)

    ⒈  奸邪,邪恶:隐慝(人家不知道的罪恶)。

    ⒉  阴气。

    ⒊  灾害:“以伏蛊慝”。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匿、心声

    English

    do evil in secret; evil, vic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