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首页

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


  • 拼音yǐ zǐ zhī máo,gōng zǐ zhī dùn
  • 注音一ˇ ㄗˇ ㄓ ㄇㄠˊ,ㄍㄨㄥ ㄗˇ ㄓ ㄉㄨㄣˋ
  • 解释子:对别人的称呼;矛: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;盾:保护自己挡住敌人刀箭的牌。比喻拿对方的观点、方法或言论来反驳对方。
  • 出处先秦 韩非《韩非子 难一》:“楚人有鬻盾与矛者,誉之曰:‘吾盾之坚,莫能陷也。’又誉其矛曰:‘吾矛之利,于物无不陷也。’或曰:‘以子之矛,陷子之盾,何如?’其人弗能应也。”
  • 例子菲薄古书者,惟读过古书者最有力,这是的确的。因为他洞知弊(bìng),能“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”。(鲁迅《华盖集续编 古书与白话》)
  • 正音“矛”,不能读作“yù”。
  • 辨形“矛”,不能写作“茅”。
  • 用法复句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贬义。
  • 感情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是贬义词。
  • 近义自相矛盾
  • 英语refute somebody with his own way(turn somebody's battery against himself)

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接龙

    无法找到符合条件的成语

成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