讳字 huì zì

词语解释

(一)、避称其字号。
(二)、名字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避称其字号。

唐 颜师古 《匡谬正俗·名字》:“在身自述,必皆称名;他人褒美,则相呼字。《传》曰:‘ 周 人以讳事神,名终将讳之。’不言讳字也。” 清 胡鸣玉 《订譌杂录·不讳字》:“古人讳名不讳字,故於祖父师长之字,直指而不以为斥。”

(二)、名字。

《水浒传》第五回:“敢问师父俗姓,唤做甚么讳字?”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huì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讳(諱)huì(ㄏㄨㄟˋ)

    ⒈  避忌,有顾忌不敢说或不愿说:讳言。讳匿。讳饰。忌讳。隐讳。直言不讳。讳疾忌医。

    ⒉  古时称死去的皇帝或尊长的名字:名讳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avoid as taboo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讠、韦声

    English

    conceal; shun; regard as taboo


  • (zì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zì(ㄗˋ)

    ⒈  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:文字。汉字。字符。字母。字典。字句。字里行(háng )间。字斟句酌。

    ⒉  文字的不同形式,书法的派别:草字。篆字。颜字。柳字。欧字。赵字。

    ⒊  书法的作品:字画。字幅。

    ⒋  字的音:字正腔圆。

    ⒌  人的别名,亦称“表字”,现多称“号”;商店的名称,亦称“字号”。

    ⒍  合同,契约:字据。

    ⒎  旧时称女子出嫁:待字闺中。

    ⒏  生子,乳,爱:字乳(生育)。字孕(怀孕)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word、wordage、character、loanshift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宀、子声

    English

    letter, character, wor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