韭菹 jiǔ zū

词语解释

以醯酱腌渍之韭菜。《周礼·天官·醢人》:“醢人,掌四豆之实,朝事之豆,其实韭菹。”《仪礼·聘礼》:“堂上八豆,设于户西西陈,皆二,以并东上,韭菹其南,醓醢屈。”

详细解释

(一)、以醯酱腌渍之韭菜。

《周礼·天官·醢人》:“醢人,掌四豆之实,朝事之豆,其实韭菹。”《仪礼·聘礼》:“堂上八豆,设于户西西陈,皆二,以并东上,韭菹其南,醓醢屈。”

百度百科释义

韭菹是一个汉语词语,读音是 jiǔ zū,是指以醯酱腌渍之韭菜。

英语翻译

Chives and Potamogeton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jiǔ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jiǔ(ㄐ一ㄡˇ)

    ⒈  〔韭菜〕多年生草本植物,叶细长而扁,夏秋间开小白花;叶和花嫩时可食,种子可入药。简称“韭”,如“韭黄”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leek

    造字法

    象形

    English

    scallion, leek; radical 179


  • (zū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zū(ㄗㄨ)

    ⒈  酸菜,腌菜。

    ⒉  多水草的沼泽地带:菹草。

    ⒊  剁成肉酱,切碎:菹醢(古代把人剁成肉酱的一种酷刑)。

    ⒋  肉:麋鹿为菹。

    ⒌  枯草:菹薪。

    造字法

    会意

    English

    salted or pickled vegetabl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