枯骴 kū cī

词语解释

肉未烂尽的尸骸。亦泛指尸骸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肉未烂尽的尸骸。亦泛指尸骸。

唐 韩愈 《寄崔二十六立之》诗:“过半黑头死,阴虫食枯骴。” 元 柳贯 《尊经堂诗》:“党同护朽竹,攻弱击枯骴。” 明 宋濂 《慈孝庵记》:“自世道既降,而相墓巫之説兴。谓枯骴足以覆燾乎后昆,谓福祸贵贱尽繫乎冈峦之离合。”

百度百科释义

枯骴,是汉语词汇,kū cī,解释为肉未烂尽的尸骸。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kū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kū(ㄎㄨ)

    ⒈  失去水分,水全没有了:干枯。枯萎。枯槁。枯荣。枯鱼衔索(串在绳索上的干鱼,形容存日不多)。

    ⒉  没趣味,无生趣:枯燥。枯肠(喻枯涩贫乏的思路)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dried up、dull、interesting、withered

    相关字词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木、古声

    English

    dried out, withered, decayed


  • (cī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cī(ㄘ)

    ⒈  肉未烂尽的尸骨。

    English

    a putrid carcas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