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旜 lóng zhān

词语解释

画有龙的旗帜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画有龙的旗帜。

《仪礼·乡射礼》:“於竟,则虎中,龙旜。” 郑玄 注:“画龙於旜,尚文章也。通帛为旜。”

百度百科释义

龙旜是一个汉语词语,读音是lóng dì,是指如龙之雄视。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lóng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龙(龍)lóng(ㄌㄨㄥˊ)

    ⒈  传说中的一种长形、有鳞、有角的神异动物,能走,能飞,能游泳,能兴云作雨:龙舟。龙灯。龙宫。龙驹(骏马,喻才华出众的少年)。画龙点睛。龙蟠虎踞。

    ⒉  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:恐龙。

    ⒊  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,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:龙颜。龙体。龙袍。

    ⒋  姓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dragon、imperial

    造字法

    原为形声

    English

    dragon; symbolic of emperor


  • (zhān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zhān(ㄓㄢ)

    ⒈  古同“旃”。

    English

    fla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