匕首 bǐ shǒu

短剑或狭长的短刀。,
(一)、短剑。《战国策·燕策三》:“发图,图穷而匕首见。”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:“ 桓公 与 庄公 既盟於坛上, 曹沫 执匕首劫 齐桓公 。” 司马贞 索隐:“ 刘氏 云‘短剑也’。《盐铁论》以为长尺八寸,其头类匕,故云‘匕首’也。” 唐 柳宗元 《古东门行》:“当街一叱百吏走, 冯敬 胸中函匕首。” 魏巍 《东方》第六部第九章:“ 马海龙 立即猛扑上去,用匕首结果了他。”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bǐ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bǐ(ㄅ一ˇ)

    ⒈  〔匕首〕短剑。

    ⒉  古代指勺、匙之类的取食用具:“先主方食,失匕箸”。

    造字法

    象形:像汤匙形

    English

    spoon, ladle; knife, dirk


  • (shǒu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shǒu(ㄕㄡˇ)

    ⒈  头,脑袋:首饰。首级。首肯(点头表示同意)。

    ⒉  领导的人,带头的:首领。元首。首脑。首相(xiàng)。

    ⒊  第一,最高:首都()。首府。

    ⒋  最先,最早:首次。首届。首创。首日封。首义(首先起义)。

    ⒌  出头告发:自首。出首。

    ⒍  量词,指诗和歌:一首诗。

    ⒎  姓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head、principal、initial、first

    相关字词

    造字法

    象形

    English

    head; first; leader, chief; a poem